前天大雪,环卫工牛世民铲雪11个小时。昨日清晨6点不到,他在昏暗的灯光下又开始铲雪。这是郑州环卫工群体辛苦除雪的一个缩影。
22日22时许,郑州花园路(东风路至北环)的过往车辆并不算多。昏黄的路灯下,原本当晚8点就该收工回家的环卫工牛世民和他的同伴们,仍在路上坚守着。铁锹敲打冰层发出的“咣咣”声,十分刺耳。
看着年过六旬的牛世民干活轻松麻利,大河报记者踊跃一试。就在拿起铁锨下铲的那一瞬间,记者才明白,铲雪光有“洪荒之力”还不行,还得动脑子,从哪个地方下铲,用多大力度,都有讲究。
“先铲没上冻的,直接撂到慢车道就行,晚些时候,大铲车铲一遍,雪就清干净了。”牛世民手把手教记者使用铁锨,同时还得配上脚下动作,才能相对省些力。
“扑通!”一不留神,记者摔了个四脚朝天。确定无碍后,记者爬起来继续铲雪。可能是没把握好下铲力度,记者右手小拇指扭伤,当时肿胀感强烈,赶紧把小拇指插进雪堆里,几分钟后才缓过劲来。
体验不到10分钟,记者开始冒汗,腰部、胳膊发酸,并开始喘粗气;25分钟,双手已不听使唤,整个秋衣透湿;40分钟左右,在尝试过一种叫“雪推”的除雪工具后,记者开始打“退堂鼓”了。
此时的牛世民干得正起劲,用他的话说“这才刚刚热完身”。
后来,记者才知道,这个下午班,牛世民从中午12点开始干,仅在傍晚6时回家简单垫了垫肚子,他和同伴们用11个小时,整整清除了两条路的积雪。
“你的脚冷吗?”记者看到牛世民的鞋子已经开始往外冒水泡。
他说啥也不肯承认,硬说自己鞋没湿,脚不冷。
记者凌晨回到家,拿出钥匙开家门,手指不停地发抖,导致钥匙直接掉落在地,捡起后再次尝试开门,却发现大拇指怎么也使不上劲。
感动
同伴回家烧热水,路人送问候还帮着铲雪
寒气逼人的深夜,干着体力活,若能喝上一口热水,那简直就太美了。
可是,往常牛世民打热水的地方,或是好心人的店铺或是学校或是企业单位,现在都已打烊。
正在大家极度缺水,一筹莫展时,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:“我家住得近,我回去给大伙烧水喝。”
自告奋勇为大家服务的环卫工叫李爱华,话音还没落,她就拎起牛世民的小塑料壶,往家的方向一路小跑。
大约半小时后,清扫中队班长、“80后”的邱超英大老远看到拎着热水的李爱华,就提前把大家召集来,每人发一个由她出钱购买的一次性纸杯。
“谢谢啊,有口热水喝,真好!”
“没事,客气啥,都是自己人!”
当晚,一些市民的善意行为,也让记者感动。看到加班除雪的环卫工,有路人会停下脚步,向他们道声感谢或是说上一句暖心的问候。
还有一位不愿具名的年轻人,主动拿起闲置的铁锨,亲自“上阵”,加入到除雪队伍中,一干就是一小时。
回家
10多平米的简易房,没有一件像样家具
23点55分,牛世民和同伴们的除雪工作告一段落。牛世民扛起铁锹,伴随着夜色走上了回家路。这一路牛世民弯下三次腰。“看见垃圾就想捡,都成职业病了。”他腼腆地笑了。
15分钟后,牛世民的“家”终于到了。所谓“家”,就是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简易板房,屋内仅容得下一张床,做饭用的炉子和锅都在角落里摆着。屋里有个独立卫生间,这让牛世民很欣慰。
租房一个月600元,这个价格对他们来说已快要无法承受了。“还有20元的物业费!”提到租金,牛世民强调这一点。
此时,牛世民同为环卫工的爱人宋黑妮已入梦乡。
“她也忙活一天,明天早晨6点还得跟我一起干活呢!”牛世民边说边给自己打了盆洗脚水。
当他脱掉袜子那一刻,记者见到,一双脚冻得通红,袜子能拧出水来。
他这才说出实话:“在雪水里走得多,冷着冷着就没了感觉。”
23日清晨6点,记者如约又见到了工作中的牛世民。当天,他的工作任务除了保洁街道外,还要清理背街小巷的积雪,这样的工作量,看样子还是无法按时下班。果然,昨天下午6点,牛世民依然在除雪“战场”奋斗,而且当晚可能还要加班。
雪来临,上冻前,你我一起除雪,可好?
铲雪和铲冰的感觉完全不一样,这是我在体验中深的感受。如果说,大雪纷飞时,不利于除雪。那么,在雪弱或雪停尚未结冰之时,马上行动起来,岂不是会让除雪工作变得更有效率?这个时候,根本用不着铁锨,一把扫帚足以把家门口的积雪,扫得干净无比。然而,遗憾的是,咱老百姓甚至是机关单位和企业“自扫门前雪”的意识好像不够。
但有一点不得不说,《郑州市清除冰雪管理办法》也明确规定: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,均有清除冰雪的义务。
也许你说,“义务”意味着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来约束。不过,当你看到“城市美容师”们如此辛苦的工作状态,扪心自问,如果你有力所能及的扫雪行为,就能减轻环卫工人的负担,让他们早点回到温暖的家中。
待下一场雪来临,趁着上冻前,你我抄起“家伙”一起除雪,可好?
美化环境靠大家,你我齐动手,打扫卫生。好的生活环境,是大家都想要的。 |